发布时间:2014-09-05
来源:百里杜鹃纪工委
浏览量:
视力保护色:
为进一步延伸村级民生项目监督触角,毕节市百里杜鹃自村级监督委员会成立以来,立足区域实际,适应新形势,大胆创新,采取“三强化三破解”举措,充分发挥村级“小纪委”监督大作用。
强化业务素质提升,有效破解村级民生监督委员会“不会”监督的难题。针对群众反映的惠民政策“走在路上”,服务口号“喊在嘴上”,实惠没有“落在身上”,造成“末梢堵塞”的问题。百里杜鹃举办村级民生监督委员会主任业务培训班,各乡(管理区)民生项目特派组召开监督委员会成员培训会10余场2500余人次,围绕村级民生监督委员会的的职能职责、监督内容、监督重点、如何监督、权利义务以及相关民生政策等方面加强培训。
强化政策保障,有效破解村级民生监督委员会“不能”监督的难题。一是选优配强班子。按照相关程序严格把关,选出素质高主动性强的村监委会班子,在辖区内55个村选举产生村级民生监督委员会主任55名、副主任107名委员174名。二是上级党委支持。乡(管理区)党委、民生项目特派组极协调和指导村监委会的日常工作,使村“两委”和村监委会协调配合,支持村监委会大胆工作,帮助监委会摆正自己的位置,找准工作定位,切实为群众服务。三是办公环境及误工补贴保障。各乡(管理区)党委积极协调,借鉴“村两委会”经费保障制度,逐步争取解决改善村监委会无办公经费、办公设备及误工补贴。结合实际明确了监督委员会主任、副主任、委员(联络员)工作报酬标准,主任200元/月、副主任150元/月,委员无报酬。
强化制度建设,有效破解村级民生监督委员会“不敢”监督的难题。建立完善配套制度,力促监委会履职尽责:一是统一编制印发《百里杜鹃村级民生监督员民情记录本》350余本,集政策、职能职责、工作纪实等于一体,确保监委会当好“裁判员”,做到对两委决策参与不干预,实现监督到位不越位。二是探索建立监委会定期议事、列席村“两委会”、“两委会”信息及时告知等配套制度,实现由单纯财务监督向村务监督、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的转变。三是联合相关部门,就村级财务收支、项目建设、支农惠农资金、救灾救助资金、扶贫帮困资金等监管制定配套制度,规定村级财务报帐、上报的各项政策兑付花名册必须经过监委会主任签字,相关部门方可通过终审和办理。截至目前,监委会共列席村“两委”会议454次,监督村级重大事项决策247次,审核村级财务支出票据95张共11.8452万元;监督党务、村务及民生公开事项405次,发现并纠正问题,105个;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0条,向民生特派组反馈意见215条,提供案件线索20条,目前已立案调查1起,初核1起;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12件,开展民生政策宣传700次,协助村“两委”开展工作320次。
(统管室、百里杜鹃)
上一篇: 赫章:跟踪考核民生特派组监督工作开展情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