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5-07-23
来源:毕节市纪委信息中心
浏览量:
视力保护色:
李绍文是纳雍县猪场乡增力村民生监督员,今年2月26日,他在民生项目监督巡查中发现,2013年增力村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后,剩下镀锌钢管39棵,29棵在村党支部书记刘朝明家,有10棵无影无踪。3月1日,李绍文将这一发现反映给乡民生监督组。
猪场乡民生监督组调查发现,2014年4月11日,刘朝明擅自将39棵钢管借给其妹夫龙某某用于房屋倒板固定支架。2014年11月24日,龙某某归还了29棵,剩余10棵直到乡民生监督组调查时才归还。
刘朝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,擅自将集体物资借给其亲戚使用超过6个月,严重违反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,猪场乡党委决定对其进行纪律审查。
在基层,村干部谋取私利,老百姓即使看在眼里,但怕得罪人,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而民生项目的落地生根,又与群众的利益紧紧相连。
2013年,纳雍县成立26个乡(镇、街道)民生监督特派组,人员3到4人,负责对民生项目的监督。而一个乡(镇、街道)至少10多个村(社区),一个村又有好几个村民组,单凭乡镇民生监督特派组的监督,想顾也顾不过来。
去年,纳雍县在乡镇民生监督特派组的基础上,在村(社区)这一级设立民生监督委员会,通过自己荐、群众推、组织选等形式,聘任有公平正义感的群众为民生监督员,进一步延伸民生监督“链条”。
像李绍文这样的民生监督员,既无报酬,又无政绩,就是凭责任心和正义感干着这样得罪人的活。
今年7月份,李绍文因工作实绩得到群众的认可,纳雍县纪委监察局决定对他进行表彰,给予1200元奖励。和李绍文一同得到表彰的,还有46名民生监督员,纳雍县总共给予5.64万元奖励。
为激发民生监督员的工作积极性,真正发挥作用,纳雍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,对工作突出的民生监督员进行奖励,奖励数量不限,奖励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,有效激活了民生领域的“末端”监督。
通过一年的履职,纳雍县4011名民生监督员开展监督活动1630次,发现问题583个,提供案件线索227条,协助乡镇民生监督组查办案件119件,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51个。
(左志海)
上一篇: 威宁:强化公开 民生利益有保障